母亲的茶事
秋蝉分享
母亲爱喝茶,倒也不究竟茶的种类和优劣。年节上,因为知道母亲嗜好,总会给她带些茶叶和其他物品,母亲首先接过的一定是茶叶。
母亲对茶虽不讲究,可储存茶叶却极为讲究。她有一大一小两个白铁皮罐,大的铁皮罐里铺上几层草纸,用来储存多的茶叶,小的罐子装随嘴喝的。母亲每次从大罐里取出茶叶后,都会仔细地把罐口蒙上一层塑料薄膜,然后盖紧,生怕走了气,再把密封好的茶罐放置到通风的柜头上。若是小罐里的茶叶喝完了,却也不要别人动手去取茶,必要亲手取。 母亲的娘家有山地,山丘上有一片野茶林,野茶由于没有人管理,产量不高,仅够供自己家喝罢了。父亲家在圩上,不产茶,那个年代,很少有人家买茶喝。母亲每年从外婆家带回的茶,不用多久快就喝完了。母亲后来注意到每年开春后河堤上的柳条,渐渐开始吐绿,柳芽儿甚是翠嫩,说是制茶的好材料,于是母亲把柳树的叶芽儿一瓣一瓣掐下来,大半日的功夫,也不过摘得半筛箩。
摘下来的柳芽儿需要在阴凉处晾上一天,到了晚上,母亲叫来父亲烧火,断然不会让我来烧的,怕我掌握不好火候,因为火大温度高炒出来的茶泡出来会有糊味,茶汤也不清澈;温度不够,茶叶香味不够浓郁。父亲在灶膛下慢条斯理地添着火,母亲系着围兜站在锅台旁,用手把铁锅里的柳叶抓起,然后又均匀地抖散下去,如此有节奏抓翻着。母亲说这其实是叫焙茶,最好是用炭火来焙,可惜只有稻草,这就要父亲高超的烧火功夫了。由于默契的配合,父亲和母亲第一次成功炒制出柳茶来。
炒制好后再晾置半日,柳叶茶从外表上看和茶叶没什么太大区别,母亲就泡上一壶茶来试喝。茶泡好后,倒于小杯,茶汤淡绿清澈,母亲啧啧称赞,没想到柳叶做茶味道也不错!让我也尝尝,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也许是小孩子吧,只觉得苦涩味很重,还不如白水好喝。母亲鼓励我再尝一口,我畏首畏尾的接过茶杯,这次并没有急着喝,先置于鼻端轻轻地闻了一下,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舒适感,再抿上一口,还是好苦,紧接着有一种淡淡的似青草的芳香在嘴里流转,继而又是一股甘甜……再来一口,再来一口……于是,慢慢地喝完一小杯茶。也许正是因为这次饮茶,才有了后来我饮茶爱茶的习惯。
多少年以后,昏黄灯光映衬着母亲平静的脸庞,灶膛里的火光在父亲的身上明灭跳跃,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家常,这个温馨的画面仍时常浮现在我眼前,即使生活有如何的不易,也要像母亲那样对待生活、哪怕是一点美好的追求,那些曾经吃的苦,现在都已变成了平和的回忆,就像母亲的茶,入口苦,继而柔,再细细品味,回甘无穷。
母亲对茶虽不讲究,可储存茶叶却极为讲究。她有一大一小两个白铁皮罐,大的铁皮罐里铺上几层草纸,用来储存多的茶叶,小的罐子装随嘴喝的。母亲每次从大罐里取出茶叶后,都会仔细地把罐口蒙上一层塑料薄膜,然后盖紧,生怕走了气,再把密封好的茶罐放置到通风的柜头上。若是小罐里的茶叶喝完了,却也不要别人动手去取茶,必要亲手取。 母亲的娘家有山地,山丘上有一片野茶林,野茶由于没有人管理,产量不高,仅够供自己家喝罢了。父亲家在圩上,不产茶,那个年代,很少有人家买茶喝。母亲每年从外婆家带回的茶,不用多久快就喝完了。母亲后来注意到每年开春后河堤上的柳条,渐渐开始吐绿,柳芽儿甚是翠嫩,说是制茶的好材料,于是母亲把柳树的叶芽儿一瓣一瓣掐下来,大半日的功夫,也不过摘得半筛箩。
摘下来的柳芽儿需要在阴凉处晾上一天,到了晚上,母亲叫来父亲烧火,断然不会让我来烧的,怕我掌握不好火候,因为火大温度高炒出来的茶泡出来会有糊味,茶汤也不清澈;温度不够,茶叶香味不够浓郁。父亲在灶膛下慢条斯理地添着火,母亲系着围兜站在锅台旁,用手把铁锅里的柳叶抓起,然后又均匀地抖散下去,如此有节奏抓翻着。母亲说这其实是叫焙茶,最好是用炭火来焙,可惜只有稻草,这就要父亲高超的烧火功夫了。由于默契的配合,父亲和母亲第一次成功炒制出柳茶来。
炒制好后再晾置半日,柳叶茶从外表上看和茶叶没什么太大区别,母亲就泡上一壶茶来试喝。茶泡好后,倒于小杯,茶汤淡绿清澈,母亲啧啧称赞,没想到柳叶做茶味道也不错!让我也尝尝,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也许是小孩子吧,只觉得苦涩味很重,还不如白水好喝。母亲鼓励我再尝一口,我畏首畏尾的接过茶杯,这次并没有急着喝,先置于鼻端轻轻地闻了一下,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舒适感,再抿上一口,还是好苦,紧接着有一种淡淡的似青草的芳香在嘴里流转,继而又是一股甘甜……再来一口,再来一口……于是,慢慢地喝完一小杯茶。也许正是因为这次饮茶,才有了后来我饮茶爱茶的习惯。
多少年以后,昏黄灯光映衬着母亲平静的脸庞,灶膛里的火光在父亲的身上明灭跳跃,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家常,这个温馨的画面仍时常浮现在我眼前,即使生活有如何的不易,也要像母亲那样对待生活、哪怕是一点美好的追求,那些曾经吃的苦,现在都已变成了平和的回忆,就像母亲的茶,入口苦,继而柔,再细细品味,回甘无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