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文 > 原创美文 >

劳动的春色

韦东宁分享

  劳动的春色

  (南京市高淳区融媒体中心韦东宁)

  春天是五彩缤纷的,但如果只用一种颜色描绘春天,它会是什么呢?

  你看,原野上,那醉人的绿,扑面而来,“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”,麦油写下初春的绿色诗行。赞美油菜,人们往往说“满目金黄香百里”,专注花开的芬芳,但我觉得油菜之美美在绿意盎然时。

  春风吹拂,油菜家族苏醒了,它们一天天比拼着长个儿,一道美味应时而至。随着气温回升,油菜开花前抽发的嫩茎迅速生长,此茎即薹。春耕生产,劳作至响午,荷锄而归,下酒菜何处?嫩绿的油菜在招手。油菜薹,茎肥叶嫩,从一只手掌的长度量下去,只要轻轻一掐,伴随着清脆的声响,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一筐美味。

  油菜薹可爆炒、凉拌、腌渍,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,千变万化中始终离不开两个字——好吃!烧锅放菜籽油烧热,菜薹切段入锅,食材、调料皆为油菜之精华。菜籽油炒菜薹,农家形象地说是“老子”炒“儿子”,亦或“儿子”炒“老子”,甚是有趣。

  腊肉菜薹,虽是家常菜肴,却为诱人美食,咸香下饭,堪称绝美,这是每一个家乡人心中都有的春天味道,真是“爱他生计资民用,不是闲花野草流”。

  春到乡村茶先知,满山的青翠撩拨着人们的心田,茶园里飞出欢快的歌声。“汉钟离上山把茶采,蓝采和花箩挑下山,何仙姑能把茶叶做,张果老做那贩茶人……”山歌,劳动之歌,山歌一曲山水绿。经过一个寒冬的蛰伏,明前茶在翘首以盼中开采了。

  一春无事,只为茶忙。采茶是一项体力活,也大有讲究。采摘时分批勤采、提采,不掐采,不采雨水叶、病虫叶、紫芽叶,确保每批采下的鲜叶嫩度、均度、净度和新鲜度基本一致,同时采用“一芽一叶”或“一芽二叶”的标准采摘手法。一捏、一提、一放……巧手飞舞,左右开弓,环环相扣,一朵朵嫩芽就这样欢快地跳进竹篓里。

  农家土灶上,家家炒茶忙,自给自足的茶叶,升腾着浓浓的烟火味道。制茶是指尖上的竞技,更显功夫。铁锅烧得滚烫,鲜叶入锅用手翻炒,此为杀青;接着起锅反复搓揉,之后再入锅翻焙烘干……这是一场刚与柔的较量,全凭一双手,必须全神贯注,手心合一,拿捏得当,恰到好处。新火试新茶,从枝头嫩芽到杯中之物,这萦绕鼻尖、回荡在心肠的,是茶的清香、春天滋味,是天地之精华、茶人之匠心,是好山好水绘就的绿色佳作。

  走在春天里,处处涌动着鲜活灵动的美好。在家乡,早园竹早已按捺不住春天的召唤了。听,那是雨后春笋拔节的声音、生命的律动;听,那是携手扎下根、“向上!向上!”加油鼓劲的喃喃细语;听,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、占山为“王”的绿色之歌。

  早园竹因出笋较早、笋期较长而得名。穿行在竹林间,忽如

  一夜春风来,一个个早园竹笋露出小脑袋,它们正赶着趟儿,争先恐后奔赴春天的怀抱。挖笋有技巧,看到冒头的竹笋,笋农一般先用铁锹试试深度,挖了听声音,听到“咚!咚!”的声响,说明挖深了,挖到竹鞭子了,这时要把锹往上抬一点,再挖下去挖断就成功了。一条竹鞭上总会挤着几个“笋兄弟”,从“老大”往下排,有时甚至排到“老七”“老八”。

  美味的获得,来之不易。每年5月份开始,早园竹就要进行留种、修枝、施肥等各项管理工作。到了12月份,采取稻壳覆盖技术,保温控温,竹笋可提前一两个月上市。早园竹笋可炒、可焖、可炖、可煮,白嫩鲜美,清香爽口,民间也有“无竹不成席”的说法。“植”此青绿,这春天的美味,既是大自然的馈赠,也是人勤春早的果实,更是绿色发展的底色。

  春天是什么颜色?是绿色的,是五彩的,是劳动描绘出了最动人的春色。

相关图文

推荐文章

我见春光多妩媚,料春光见我应如是

白露花

写在儿子19岁生日之际

热血·篮球

善变

怀念母亲~

北行

来雪宝山 100天

儿子,爸爸想你了

《满江红》电影浅析